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快讯 > 正文

一个46岁的女人,砸锅卖铁去考研

2023-05-27 20:22:47 凤凰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采访、撰文 | 芝士咸鱼

十点人物志原创

一扇卧室的门,女儿在门的那头与面试官交谈,母亲有些不安地站在门外,听着她的声音,董娜知道,女儿此刻正参加一场重要的线上招生面试。

董娜不想打扰女儿,直到面试官提出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她的注意,“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?”

她没想到,女儿给出的答案竟是——“我的妈妈”。

董娜的经历被女儿简要地向面试官概述:46岁那年她从国企辞职,继续读书考研,学感兴趣的专业,去完全陌生的地方,与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成为同窗。

被孩子视作“对自己影响最大”的人,或许是董娜作为母亲最欣慰的时刻。她的女儿西西告诉我,母亲是自己最敬佩的人,她在退休前重新追寻年轻时的梦,明知前方困难种种,依然坚持,并真的从中获得了快乐。

网络上不断出现“中年女性觉醒”叙事,具体到个人身上,却都有各自的复杂因素。这些年,越来越多中年女性主动求学、旅行,拾起自己对知识与自由的渴望。

我们与董娜和她的女儿西西聊了聊,董娜不愿将个人经历与“觉醒”“奋进”等词语联系在一起,她说自己只是在追求“一直以来喜欢却没机会实现的生活。”

遭遇中年职场危机

她决定换种活法

“做了20年不喜欢的工作,我辞职了。”

董娜的微信头像是一张笑着向上跳跃的照片,拍摄于研究生毕业那天。照片中,她穿紫色学位袍,双腿用力往上跳,手也举得高高地,镜头里的她眉目舒缓,隔着照片都能感受到她的雀跃。

2021年6月,董娜研究生毕业,正式结束了婚姻家庭治疗专业的所有课程。与其他毕业生不同的是,七十年代初出生的董娜,到了将要退休的年纪。

多数人眼中,“即将退休”意味着职业生涯基本尘埃落定,只需等待真正退休的那天,过上无需折腾的闲适生活。

董娜从前也这样想,即使她向来被认为有闯劲,但从没想过自己会在将要退休时,大刀阔斧地换了一种活法,离开温馨的家与熟悉的工作,卖掉房子,去异国他乡求学,从事和以前毫不相关的职业。

像是被动命运中的一次主动选择,在此之前,董娜于征信业深耕22年,一路做到国企高管。就在几年前,她还坐在宽敞明亮的独立办公室,如果不出意外,这样的生活会持续到退休。

然而,中年人看似稳固的职场地位,暗藏着不断涌现的危机,一个小小的职场变动就能让多年努力付诸东流。

董娜坐在独立办公室里

根据董娜的回忆,2018年年初,她在菲律宾休年假,同事突然发来人事调整文件,公司因国企改革被兼并,她的新岗位是为比自己小十岁的青年人当助理。

降级带来的影响不仅停留于职位名称的变化:她从独立办公室搬出来,换成一个狭窄的工位,身旁坐着的是和她差了3层职级的90后,薪资也随之下调。

从前每次她经过走廊,遇到的同事都会笑着向她打招呼,如今距离同事更近,她的工位旁人来人往,却再没有人主动向她问候。董娜心中,这种氛围的反差,比职级薪资下降更“要命”。

董娜从独立办公室搬到狭小工位

董娜所遇到的“人事结构调整”,这两年里普遍被理解为“中年职场危机”的一种。2021年4月,曾有新闻报道48岁男子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“政民互动”一栏给市长写信,自称毕业于重点大学,在知名外企工作近20年,离职后却难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。

董娜亦是九十年代不多见的名牌大学毕业生,有超20年的从业经历,自己也创办过公司,依然没有逃过那次职位调整。

最愤怒的时候,她想将辞职信拍在领导桌上,直接不干了,但很快清醒后又劝自己,“我一个45岁的中年妇女,辞职后还能干什么?”

起初,她对职位调整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感到愤怒,冷静一阵后,她的愤怒逐渐转化成凄凉,“这些年我找什么工作,跳槽到哪里,都是自己选择的,这是我第一次尝到了被工作安排的感觉。我不喜欢这么被动。”

她想过跳槽,发现自己无法跟年轻人比拼职场竞争力;她也考虑过创业,年轻时有过两次创业经历,成功与失败的滋味都尝过,如今对此兴致寥寥。

仿佛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,摆在董娜面前的道路有很多条,却没有一条路能够真正畅通。

磊子正在修建的小木屋

她听过高中同学磊子的故事,磊子原是某通信业巨头中层,由于厌倦应酬,辞去体面高薪的工作,自己包了个山头,养三千只鸡,搭建一个小木屋,对着青山绿水,整日养鸡种树。

董娜羡慕磊子能随时重头再来的勇气,但磊子的选择在她的同龄朋友中还是极少数。

想来想去,还剩五年就退休,她劝自己,“熬一熬吧。”

想到什么就会去做

“她一直就是这样的人。”

职位降级让董娜产生改变自身处境的念头,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,真正令她将想法转化为现实的动力,源自大学同学李莉。

李莉是董娜的大学舍友,毕业多年两人逐渐失去联系,再度联系上彼此时,都已经不再年轻。重新联络上昔日好友,董娜得知,李莉当了多年全职妈妈后,如今正打算实现年轻时的梦想,攻读法学博士。

看着李莉青春不再却依然神采奕奕的模样,董娜不禁想着,“是不是我也可以考虑考虑继续读书,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?”

李莉(左)董娜(右)

来自内心深处对求学的渴望,一旦起了头,就再难抑制,像是一锅沸腾的水,董娜说,自己的心“再无法平静”。

那段时间,她的内心只剩下一件事——实现年轻时的梦想,做喜欢的工作。

从事22年的征信业从不是董娜的理想职业,她年轻时向往广告策划与心理咨询相关工作,误打误撞中进入了征信业,一做就是二十余年。

顺风顺水的职场路径和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,让她没再动过转行的念头。

刚进入征信业的董娜

这次职场变动,董娜心里读书转行的念头重新活泛了起来,她想了想,广告创意适合年轻人,不再适合自己这个年纪,心理咨询倒是没有年龄限制,年长的咨询师看上去资历更深。

而心理咨询中的婚姻家庭治疗专业,也一直是她所感兴趣的话题领域。

董娜2018年开始备考,那时国内没有“婚姻家庭”相关的硕士招生专业,董娜只能将寻找合适院校的视线放到国外院校。

这也意味着,如果她坚持读这个专业,需要长期离开家庭,放弃多年来较为稳定的生活,还要面对资金、语言等现实难题。

女儿西西最初得知母亲想要出国读书时,一度没有当真,毕竟从想法到真正成形直至完全实现,有太长的路要走。

西西眼里,董娜的英语口语是备考中最大的难点,她眼看着母亲通过向辅导班老师不断提问的方式,一点点地解决了这个难题,又看到母亲为了准备考试,阑尾炎发作了。

她才发现,原来母亲对待留学的态度这么认真。

董娜与女儿西西的合照

西西对于董娜求学的想法并不意外,她的印象里,妈妈向来“想到什么就会去做”。丈夫老郭也同样,丝毫没有对妻子的决定感到惊讶,好像她一直就是这样的人。

老郭与女儿之所以不意外董娜的选择,或许也与她早些年的“折腾”有关。

年轻时,董娜曾被分配到一所湖南中专教书,学校在山坡上,她在那里待了三年。当时流行齐秦的《外面的世界》,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”,如果说北上广深是“外面的世界”,她所在的小城像是“里面的世界”,乏味,一成不变。

董娜至今还能哼出那首歌的调子,“同学们都往深圳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跑,电视剧里说的也是大城市的生活。外面的世界可能会……我也说不清楚,但那个时候就是会对外面的世界有所向往。”

年轻时的董娜

她想法设法离开那所公立学校,试图考研、考公务员、留学等等,都以失败告终。

董娜的父母也是老师,一辈子都在中专当教师,很难理解女儿为何想脱离这份安稳职业,但董娜坚持认为人生“为自己而活”,而她再也不想过那种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。

一个暑假,她头也不回地登上去上海的火车,从此过上沪漂生活。

这些年里,董娜去过普通征信公司,曾和同事共同创业,找过外企的工作,也在国企待过几年,还当过全职妈妈,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她再次回归职场,继续创业、跳槽……

如今来看,董娜第一次创业的公司在业内已经小有成绩,稳定地存活了十多年,拥有不错的业内口碑,不过当初她为了照顾孩子离开公司。

当我问她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,董娜说,“我不后悔”,“28岁创业,32岁离开公司做全职妈妈,甚至如今辞去工作又去读书……每个时间段,我自己想要什么我都很清楚。”

被托住的妻子

“丈夫的支持,让我感到意外。”

丈夫老郭眼里,董娜是个有闯劲、爱折腾的女人。在她不断调整改变生活的日子里,老郭始终尊重妻子的选择。

老郭和董娜性格相反,性格传统保守,以董娜的话来说是“传统的中国男人”,体制内工作了几十年,他不明白妻子为何总是天马行空,但也因此而被妻子吸引。老郭曾告诉董娜,决定和她在一起,正是因为欣赏她的这一面,能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波澜。

当董娜决定去美国读婚姻家庭治疗硕士后,丈夫也成了第一个支持她的人。

董娜与丈夫的合照

她算过一笔账,计算留学两年大概需要多少费用,如果不去留学,继续待在公司,两年又可以挣多少。两相比较,得出的差额不是小数目。

留学一年至少需要50万,董娜与丈夫是普通职工家庭,靠存款支付留学费用太难了,她想到了自己与丈夫多年前购置的那套房,一套位于上海内环边的小房子。

原本,这处房产是准备留给女儿的。董娜想了想,钱可以再挣,房子可以再买,她试着探探丈夫的口风。

董娜心里,丈夫很有可能不会同意卖房的决定,卖房不是件小事情,房子是夫妻的共同财产,卖房不是为了孩子,而是为了自己出国留学需要。

但她没想到的是,当她提出这个想法时,丈夫几乎没有犹豫地答应了她的提议,两人决定卖掉那套房。

卖房得来的钱,顺利解决了董娜留学费用的问题。家人的赞成态度,也让董娜没有后顾之忧地准备起留学相关事宜。

那段日子里,董娜几乎婉拒了所有朋友聚会,告诉她们,自己在为留学做准备。同龄朋友中,有人佩服她的勇气,有人报怀疑的态度,一个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同事,得知她在这个岁数想继续读书时,甚至觉得她“吃饱了撑的”。

董娜不太在意这些外界看法。2018年4月,她开始备考,备考期间,董娜与多数高考生的作息一致,下班后乖乖回家,学到凌晨十二点,周末也都用来背书、上辅导班。

女儿西西当时正备战中考,她住学校,董娜在家里,母女二人各自学习,西西看着母亲努力的样子,觉得她比自己这个中考生“还要认真好多倍”。

董娜的托福成绩单

丈夫老郭也用行动支持着妻子求学,做家务与接送女儿上下学的任务,原本由两人共同分担,董娜埋首学习的那段日子,这些琐碎工作,都落到了老郭身上。

老郭从不埋怨,让她“除了学习,其他事情不用管”。有时,董娜在数学方面遇到难题,老郭也会为她悉心讲解。

董娜曾和朋友们讨论过老郭的做法,朋友们一致认为,几乎没有几个丈夫能像老郭这样,如此支持妻子的决定。

决定留学之后,其实董娜有过短暂的犹豫,如果不是丈夫鼓励,她或许会选择放弃。

2018年12月底,她成功通过了托福和GRE考试。但在托福出分的那一天,她所在的单位也为她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新职位。

董娜有些犹豫,当初下定决心改变生活的初衷是职位降级,如今有了不错的新职位,自己真的还要放弃这样安稳舒适的生活吗?

老郭看出她的犹豫,问她,“你犹豫什么呢?”

“今天你到了上面,过两年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。”老郭劝她,长期在这个环境下生活,也不符合她的性格。

丈夫对她的了解,坚定了董娜原本就想出去的决心,“即使升我的职,我还是要去。”

董娜陆陆续续向十多所院校发过申请,不断收到拒绝信,她一度感到挫败,怀疑这些大学拒绝她,是不是因为年龄的缘故。

直到次年3月,她收到了来自纽约州的雪城大学免试录取通知书,令她兴奋不已。

西北大学发给董娜的邮件

两个月后,又传来了另一个好消息,她向往的美国名校西北大学发来邮件,原录取名单中有人放弃,问她是否愿意作为候补名额来读书。

过五关斩六将,董娜眼见年轻时的梦想将要实现,自己可以去学感兴趣多年的专业,她兴奋得像个孩子那样在房间里叫喊。

董娜说,那一刻,她才明白什么是“梦想成真”。

什么时候都不晚

“现在的工作我很满意,希望能做到70岁。”

办理签证时,签证官照惯例询问董娜从事什么行业,她回答,“征信”。

“那你为什么要学这个(婚姻家庭治疗)?”

“这是我的梦想。”

当时签证官身边还带着一个年轻人,两人相视而笑,他们似乎很喜欢这个答案,很快将签证发给了董娜。

2019年9月,董娜正式离开上海,登上飞去美国的航班。旅途中,她突然想到23年前,也是这一天,自己曾瞒着学校偷偷登上去上海的火车。“岁月也许改变了我的面容,但还好,我又找到了那时一往无前的勇气。”

董娜出发的那天

再度求学,重新坐到教室成为学生,董娜觉得自己的心境变了。

读大学时,她是个“60分学生”,只会在考试前才翻书,复习功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,而现在,她每次看书的时候,像是“吸满水的海绵”,从内心生出满足感。

诚然,异国求学有很多艰难之处,每周至少有200-300页的阅读材料需要读;毕业前要完成500小时的治疗实践任务;同班同学都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;疫情爆发也让她与家人的相逢被无限期拉长……

但也总有办法克服,她将阅读材料换成中文版,每周的阅读作业变得不再困难;凡是班里有人举办party,她也会主动参加,去融入年轻的同学们。

董娜与同学们聚会

学习婚姻家庭治疗的这两年里,董娜觉得,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内心更平静了。

这个专业属于心理咨询的分支,让她更多地了解自己,并开始反思,之前的职场焦虑感,是不是基于内心的一种浮躁。

她也会思考自己性格中存在的问题,从前董娜虽然喜欢社交,却展现出一定的讨好型人格,“(以前)经常凡事都去想别人的感受,现在我会有一条更清晰的界限,觉得我的人生啊,自己才是最主要的。”

如今董娜已经毕业,继续着自己的婚姻家庭治疗师工作,与年轻人相比,四十多岁从事婚姻家庭治疗,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她懂得理解客户,也更容易让客户信服。

每当客户说“It was because you(我们的生活因为你而改变了)”,董娜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

曾经职位变动后,她总想着“忍一忍吧,熬一熬吧,退休就好了。”

但如今,她距离退休更近,却不那么期待退休了。她希望能尽快成为持照婚姻家庭治疗师,回国从事相关工作,将这份工作做到70岁。

董娜人到中年再度求学的经历,从正面影响到了女儿西西,哪怕她们的性格不完全相同,西西认为母亲注重执行,自己更看重规划,母亲喜欢社交,自己喜爱独处,但母女二人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:

她们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
董娜的女儿西西

西西已经有了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,学航空航天专业,成为飞行员。

也许这些规划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,西西并不担心,她称,母亲的经历鼓舞了她,哪怕从事20年与兴趣不相关的工作后,都可以随时去调整做改变。

而母亲的选择也无形中为她做出榜样,“想做什么就去做,什么时候都不晚。”